
夏季“燒烤”模式安防設備如何耐高溫
8月14日中午,312國道一家水果**市場的大樓上冒出濃煙,經消防隊員緊張撲救,火勢得到控制。據稱,最先起火的是樓內一套監控設備,因24小時不間斷運行加上近日氣溫偏高突然起火。
監控室起火不是個例。不久前,武昌一所高校的教學樓內冒出濃煙,正在樓內準備考試學生被緊急疏散,事后經了解,起火的是教室對面的監控室。據悉,蘇州相城區的一小區因監控室內溫度偏高,設備曾燒掉過三次。
如此多的監控設備引起火警的新聞讓民眾精神頓時緊張起來,這種情況如何讓民眾有安全感?監控設備本該保障人民財產安全,對意外情況起到預警作用,高溫天氣下監控設備“不堪一擊”,反而威脅到社會安全。
為什么夏季高溫時節監控設備愛“惹火上身”,這是因為監控室服務器比一般電腦主機的功率要大,散發的熱量也更多。很多監控設備為了保障安全,白天黑夜連軸轉,設備散熱不及時出現故障,可能導致監控系統停止工作,存儲數據丟失,為企業、社會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不但沒有起到相應監控作用,反而因為監控設備溫度過高自燃,引起火災,造成更大損失。
全天候實時監控固然是好事,但是如何應對高溫天氣,讓監控設備更好的發揮作用,不引起不必要的損失才是王道。
為此我們建議:、加強小區、企業、學校等監控設備的檢查巡邏,檢查設備線路,經常對于舊設備進行維修檢測,防止設備老化、溫度過高誘發安全事故。
、小區、企業等單位一定要為監控設備提供合適的工作環境,可以在監控室安裝排風扇、空調調節溫度,合理控制監控設備的溫度。
第三、除了做好人為的控制和監督之外,監控設備溫度感應報警設備也需加強,在技術上盡早的發現安全隱患,避免高溫導致的設備損害和財產受損。
雷電天氣,安防監控設備如何免遭"雷劈"
近日,全國各地普降大雨,雷電造成的傷亡事件時有發生,對于安防行業來講,監控設備防雷顯得格外重要。而安防監控系統具有低電壓和小電流工作特性,很容易被雷電破壞,雷電過電壓、過電流和脈沖電磁場會通過供電線、通信線、接收天線、金屬管道和空間輻射等途徑侵入建筑物內,從而威脅室內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和安全運行,若防護不當,這些雷害輕則使電子設備工作失靈,重則使電子設備性損壞,嚴重時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以廣東省為例,1995年“雷電災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則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發生在電子電器設備被損壞。因雷電襲擊導致系統運行中斷,其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算。
為了避免雷電對安防設備造成的損害,安防監控設備如何免遭雷劈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而安防監控產品防雷電意識逐漸被認可。安防防雷措施要根據監控設備的結構以及用途的不同,設置不同的保護方法:
、前端設備的防雷:前端設備有室外和室內兩種分布方式,室內分布的一般不會受到直擊雷擊,但需考慮防止雷電過電壓對設備的侵害,而室外的設備則同時需考慮防止直擊雷擊。前端設備如攝像頭等應置于避雷針有效保護范圍之內,對于未處于任何接避雷系統保護范圍之內的前端設備,則均應考慮直擊雷防護問題,進行充分的外部保護。
、傳輸線路的防雷:監控系統半數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為與系統相連的線路上感應的雷電侵入波過電壓造成的。在安防產品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布線方式有效的將雷電電流分離。
第三、終端設備的防雷:監控室防雷是監控系統防雷的核心,應從直擊雷防護、雷電侵入波、等電位連接、電涌保護多方面進行。
總之,在安防監控系統設計與施工前,要充分考慮監控系統所處的地理、環境及被保護物的特點等,要進行防雷設計,詳細研究并確定防雷裝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能獲得良好的防雷效果。
暴雨時期:安防監控設備能否勝任?
8月10日,臺風“尤特”登陸中國海岸,廣東地區百多**更佳產品,即便是突發極端天氣也可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