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傳統的除塵系統設計中,我們認為主要存在著兩點不足之處。
第/一、對輸煤產生粉塵的治理;忽略了以防為主,除塵為輔的原則。第/二、設計除塵風量選用過大,造成能源過量損耗而增加了運行成本。由于存在著以上兩點不足之外,一些電廠輸煤除塵設備更改選型數次,仍達不到治理的目的。這主要是沒能削弱塵化強度,不能有效地隔斷一、二次氣流接觸;風量過大,導料槽前端仍冒粉。由此造成除塵系統失效。
根據輸煤皮帶產塵點的產塵機理和特點,考慮現場的環境和安裝條件,推薦采用多種除塵方式結合的綜合除塵配置方案,對輸料系統進行控塵、抑塵、除塵處理,以求達到除塵系統建設投資小,除塵效果好,運營成本低的目的。
一是通過慣性沉降(需設置慣性沉降裝置)除塵從源頭減少粉塵的產生量,并處理現場因設備缺陷導致的撒料、漏料及皮帶跑偏現象,二是通過高壓霧化或超聲霧化除塵方式將產生的粉塵就地抑制,并回到料流中,不造成二次污染并達到國家環保要求。三是對產塵點嚴重和不利于噴霧過過多的地方,采用濕式/干式負壓誘導除塵器裝置進行治理。
慣性沉降裝置的核心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方式有效降低粉塵的慣性力,使得粉塵在單一的空氣阻力作用下,在有限的空間內得到快速沉降,這個技術方式就是慣性沉降裝置裝置(無動力抑塵裝置)。不同的產塵點具有不同的慣性沉降裝置形式,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一般是在產塵點全面密封的基礎上通過降低慣性力裝置、擴容緩阻裝置、釋壓循環裝置、阻尼抑塵簾系統等組成。濕式誘導除塵器是通過風機建立誘導負壓源,通過引風管將粉塵卷吸進除塵器腔體,再通過加濕手段實現粉塵與空氣的分離,達到凈化之目的。在產塵點上方設置合理的集塵罩,風機將粉塵通過引風管持續不斷的吸入,通過內部設置的振弦過濾板時,在來流方向上設置的水噴霧器向振弦過濾板上噴霧,附有水幕的纖維能使粉塵濕潤增重、凝并或滯留,同時由于通過的含塵氣體使纖維在氣流沖擊下產生振動,強化了水霧霧粒與含塵氣體中粉塵的沖突,提高了對微細粉塵的捕獲率,振動也提高了振弦過濾板自身纖維的自凈能力。
超聲霧化抑塵技術的原理是應用壓縮空氣沖擊共振腔產生超聲波,超聲波把水霧激化成濃密的、達到直徑只有1~10μm的微細霧滴,霧滴在局部密閉的空間內捕獲、凝聚微細粉塵,使粉塵迅速沉降下來實現就地抑塵。此技術具有占地空間小、布置靈活、能耗低、無二次污染、維修簡便等優點,通過對輸煤皮帶各指定除塵點配套相應的超聲霧化除塵裝置,達到治理粉塵的目的。
徐州博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工業粉塵綜合治理領域十余年,對化工廠、發電廠、煤礦、水泥、煙廠、選煤廠、鋼鐵廠、物流園、煤港散裝物料港、玻璃廠等領域的工業粉塵治理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與沉淀,可根據現場工況條件和粉塵性質,定制合適的除塵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