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峽工程的建立,開創了我國人工制砂工藝的先河,將我國人工制砂技術工藝研究與應用推向了新的高度,對我國水電建設起到了積極的貢獻。目前,此類人工制砂技術已經在我國水電建設中全面推廣應用。我國早期的水電工程中,電站規模較小,建設周期較長,多數應用的是天然砂。
天然砂資源是一種地方資源,短時內不可再生,隨著基本建設的日益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在我國不少地區出現天然砂資源逐步減少、砂質量下降、限采或禁采天然砂的情況,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為突出,影響了工程建設的進展。天然砂一般細度模數偏小,大多在2.0以下,難以滿足水工混凝土質量要求,需通過摻和人工砂來調整細度模數;天然砂中的粘土團、樹枝、人工垃圾等雜物多,難以通過振動篩將其分離出來,一般需人工挑選,影響砂的生產強度和質量。天然砂的生產強度受料源和季節的嚴重制約。
目前國內人工砂加工由于制砂設備受進料粒度的限制,制砂原料只有經過多級破碎(一般四級)后才能獲得。而圓錐破碎機因投入成本高、產量低,對硬度高的巖石制砂效率更低而難適應大型人工砂石系統。棒磨機運行成本高,人工勞動強度大。
而立式沖擊式破碎機在設計上與其它沖擊設備一樣依靠礦石與堅硬物體間突然撞擊,因此,它們與其它沖擊破碎機有著共同的基本特點,其設計優于擠壓式。如果進料口足夠大,沿自然界面對礦物進行破碎可獲得很高的粒度破碎比,并能生產出成形好的產品顆粒。立式沖擊式破碎機優于其它破碎設備要歸于其獨特的設計特點,它可生產出成形好各種粒度的高質產品且生產率高。而設備成本費較低。另外,在較易受磨損的部位,受損的部件非常小,因而可用硬金屬制造,其費用較低。因此先進的立式沖擊式破碎機能處理磨蝕性強的物料。這是優于主要限于處理非磨蝕性物料其它類型沖擊破碎機的一大特點。
立式沖擊式破碎機的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該設備能高效生產細粒度物料產品,逐步取代棒磨機成為砂石系統制砂的主要設備。當然,立式沖擊式破碎機單獨做為制砂設備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好性能的立式沖擊式破碎機,其產砂能力在30%~4%5 之間,其細度模數在3.0左右,不能直接用做成品砂;其石粉含量隨原料性質及原料含水率的變化而波動較大,難以掌控。
文章來源:http://www.hxpsjx.com/1673.html
破碎機網站:http://www.hxps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