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時治理的廢棄礦山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水土流失、視覺污染等問題,其中,邊坡巖質破碎的石灰石廢棄礦山是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難點之一.以安徽省繁昌縣"三線三邊"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為依托,選取具有典型的破碎巖質邊坡的石灰石廢棄礦山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已有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了調查和分析.針對邊坡較陡,坡面巖石風化、破碎嚴重,節理、裂隙發育的工程地質特征,以及邊坡植被資源和地貌景觀破壞造成視覺污染和地質災害的現狀,對相應的治理技術進行了研究,采用"雙網結合"護坡、截排水、改良型噴混植生護坡等技術對廢棄礦山進行了地質環境治理,并及時對初步治理成果進行了養護管理和動態監測.實踐表明:所提技術方案的成功應用使得邊坡已基本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且處于穩定狀態,坡面植被根基扎實且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基本形成了穩定的植物群落和良好的生態系統。
礦山土地復墾是指對在礦山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筆者依據項目組2010年在西北地區20多處治理礦山的調研成果,將礦山土地復墾中的露天采場、排土場、尾礦庫、地面塌陷地裂縫區土地復墾模式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露天采場采坑及邊坡復墾模式,排土場廢石堆邊坡、頂部治理及廢棄物處理模式等,這些模式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