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人養豬,豬養田,田養人”,人養豬,豬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后可以還田作為肥料,田中的作物既可以養人,也可以用于養豬,一個完美的循環過程。也給豬場的糞污治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路。
對于規模化豬場,建議采用異位發酵床的方法,因為異位發酵床的處理能力相對更強。而規模較小的豬場,一般采用自然發酵即可,將糞便用泥漿密封或者直接置于環境中放置3-4個月直至糞便外層有白色絲狀物產生就說明已經發酵好了。廠家直供專線:18853701158
發酵豬糞相對新鮮豬糞有以下優勢:
1、發酵豬糞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細菌,作為基肥施用后可以起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中沉積固化的養分得到釋放,促進作物的吸收。
2、豬糞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溫會殺死其中的有害菌、寄生蟲、蟲卵和草籽等對作物有害成分。
3、豬糞發酵同時也是個脫臭過程,發酵好的豬糞沒有原來的臭味,更方便運輸和儲存。可以直接作為有機肥用于經濟作物,瓜果蔬菜和苗木花卉的種植和栽培。
發酵床上飼養家禽后,要勤觀察墊料表面的狀態,是干燥還是潮濕。如果墊料過干,濕度過小,會出現揚塵現象,容易刺激禽只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可以在墊料上噴灑營養液或保健液等也可噴灑水。墊料的表層濕度維持在25%-30%,即看起來較濕,但用手握而握不出水來比較合適;或用手抓一把料,對著陽光吹口氣,如果有揚塵,可以噴灑一點水(或保健液),發酵床養禽不像發酵床養豬那樣需要補充水分,冬季、雨水季節可以長時間不噴灑,主要根據墊料表面的濕度決定,只要墊料有些濕潤就不需要補充水分。對于養鴨來說,因為鴨糞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發酵床養鴨的墊料可以干燥一些,水分在20%~25%為宜,當冬天的溫度低于15℃時,發酵床養禽的墊料要干一點,不能過濕,在實際操作中,墊料的含水量不大可能用儀器測量,只能靠人的感官判斷。一般來說,含水量在20%左右時,墊料干燥,沒有潮濕感;含水30%時,墊料稍有濕潤感;含水40%-50%時,墊料明顯潮濕;含水60%左右時,手握墊料略有黏結狀,但手松開時馬上散開;超過60%以上,用力握墊料,指縫會有水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