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裝置準備:查看梁端縫隙及預埋件狀況,整理梁端、頂面,梁端不平齊處應子以修整,以便設置兩頭模板,梁體頂面用水沖刷十凈。
(2)立兩頭模板、樣板兩頭模板中心用硬質泡沫塑料板擠緊,其頂部與安頓橡膠板的規劃底面高程平行,嚴格查看有無漏漿的縫隙,并及時進行處理墊補,以保證板式橡膠彈性縫隙內無混凝土灌人,防止影響梁體的水平位移。樣板按算定的裝置定位值制造,并在兩邊螺栓中心處鉆孔,將M18 錨固螺栓放入樣板孔內固定,依據規劃要求樣板孔與預理鋼筋點焊定位。螺栓之間的位置誤差應小于lmm ,并不得有累積誤差,出現樣板面高程應與橋面規劃標高-致,一起焊接好加強角鋼等結構件,全部校準后,方可焊實。
(3)澆筑混凝土即澆筑彈性設備底部的混凝土,一起澆筑兩邊500mm 范圍內的混凝土過渡段,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該低于C40,澆筑時需振搗密實,以防結構中有空泛和夾灰現象,影響彈性設備的使用壽命。
(4)拆除樣板及兩頭模板待混凝土初凝后,將樣板取出,再將兩頭模板中心的硬質泡沫塑料板鑿除,用強度等級較高的砂漿找平,裝置橡膠板部位。
(5)裝置橡膠板式彈性縫待混凝土干燥后,在裝置平面涂布防水密封膠,并按定位值將橡膠板進行預壓縮,螺孔對準預埋螺栓就位。逐一擰緊螺母,注意在螺栓上墊放腰圓墊圈與彈簧墊圈,然后在螺栓孔內注人適量防水膠,最后加螺母蓋與橡膠板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