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i
1080i 是一種高清晰度電視信號格式。其中,“1080”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條水平掃描線,“i”表示采用交錯式掃描視頻顯示方式(interlaced sCAN)。在播放時,它 先掃描單數的垂直畫面,再掃描雙數的垂直畫面,故只需要1080p一半的帶寬。它的出現對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1080p
1080p是一種視頻顯示格式,外語字母P意為逐行掃描(Progressive scan),有別于1080i的隔行掃描(interlaced scan)。數字1080則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條水平掃描線。通常1080p的畫面分辨率為1920×1080。
幀率通常為60Hz,可標示在p后面,如1080p30,意思是30Hz。常見的幀率還有24、25、30。并非HDMI就一定有1080p的輸出,畫面不一定要能支持1920×1080才能算是1080p輸出,只要水平掃描線超過1080條就能稱之為1080p,水平像素點并沒有嚴格的規范,Full HD才是規范垂直與水平掃描像素的標準,1080p僅規范垂直像素點(等同水平掃描線)。
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
每一幀圖像由電子束順序地一行接著一行連續掃描而成,這種掃描方式稱為逐行掃描。把每一幀圖像通過兩場掃描完成則是隔行掃描,兩場掃描中,場(奇數場)只掃描奇數行,依次掃描1、3、5…行,而場(偶數場)只掃描偶數行,依次掃描2、4、6…行。隔行掃描技術在傳送信號帶寬不夠的情況下起了很大作用,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的顯示效果主要區別在穩定性上面,隔行掃描的行間閃爍比較明顯,逐行掃描克服了隔行掃描的缺點,畫面平滑自然無閃爍。在電視的標準顯示模式中,i表示隔行掃描,p表示逐行掃描。
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對比
隔行掃描電視有個缺點,就是當圖像上下兩行的對比度差別很大時產生行間閃爍,針對這個缺點,人們又回過頭來把早已拋棄幾十年的逐行掃描電視機撿了回來。實際上這個是跟電腦學的,早期的電腦顯示器(如:單顯、CGA、EGA)也是用隔行掃描,后來發明了VGA顯示器才改成逐行掃描。顯示器把隔行掃描改成逐行掃描,顯示并沒增加,但行掃描頻率須提高一倍或好幾倍,視頻帶寬也需增加了好幾倍。
很多人都認為逐行掃描電視機的清晰度會比隔行掃描電視機提高了一倍,因為掃描線數比原來多了一倍,視頻帶寬也提高了好幾倍,有一段時間1200行清晰度的逐行掃描電視機廣告還大行其道。大家一定會明白了吧,這種認為結果是錯誤的。實際上,掃描頻率雖然提高了一倍,但掃描線數并沒有增加。因為隔行掃描的時候,每場掃描線數是312.5線,兩場合起來為一幀,即一幀為625線,而逐行掃描電視機通過插行使幀頻與場頻相同,或把一幀信號(兩個隔行場)存儲下來,然后進行插幀,因此逐行掃描電視機每幀還是625線;視頻帶寬的提高,也難以抵消因行掃描頻率提高所要求視頻帶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