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外報警器分為主動紅外報警和被動紅外報警,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兩種報警器的差別和各自的特點。
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是由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發射機是由電源、發光源和光學系統組成,接收機是由光學系統、光電傳感器、放大器、信號處理器等部分組成 。
主動紅外探測器是 一種紅外線光束遮擋型報警器,發射機中的紅外發光二極管在電源的激發下,發出一束經過調制的紅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長約在0.8~0.95**號處理而報警。
但外界環境是:不但人體會發出紅外能量,許多物體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會散發紅外能量,而在可見光中這種能量尤其突出,所以任何被動紅外探測器的抗白光干擾就 成了一個重要的指標。在室內光線穩定、紅外能量比較恒定的情況下,這種探測方式表現非常好。但室外情況就不同了,長期以來被動紅外紅外探測在室外只有極少 數廠家才能做到。正所謂室內室外一小步,科技含量三大步。
主動紅外探測器設備選擇
1.根據防范現場最低、最高溫度及其持續時間,選擇工作溫度與之適合的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若環境溫度過低可使用專用加熱器以保證探測器的正常工作。
2.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受霧影響嚴重,室外使用時均應選擇具有自動增益功能的設備(此類設備當氣候變化時靈敏度會自動調節);另外,所選設備的探測距離實際警戒距離留出20%以上的余量,以減少氣候變化引起系統的誤報警。
3.在室外使用時一定要選用雙光束或3光束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以減少小鳥、落葉等引起系統的誤報警。
4.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中所用紅外發光二極管波長分別在0.85μm 和0.95μm附近。前者有紅曝現象產生,其隱蔽性不如后者好。
5.多霧地區、環境臟亂風沙較大地區的室外不宜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測器。
6.在空曠地帶或在圍墻上、屋頂上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時,應選擇具有避雷功能的設備。
7.遇有折墻,且距離又較近時,可選用反射器件,以減少探測器使用數量。
8.室外使用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的最大射束距離應是制造廠商規定的探測距離的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