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頭:音、視頻線的一種,連接頭部因比較像蓮花,故稱“蓮花頭”,或稱為“蓮花插頭”(英文名稱為RCA接頭)。
BNC: 全稱Bayonet Nut Connector,一種用于同軸電纜的連接器
VGA:是IBM在1987年隨PS/2機一起推出的一種視頻傳輸標準,具有分辨率高、顯示速率快、顏色豐富等優點,在彩色顯示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即數字視頻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爾)、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數字顯示工作組)推出的接口標準。
DHCP: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用于動態地指派配置信息
DNS: 域名系統,以用戶友好的方式將名字轉換為IP地址
MPEG:MPEG標準主要有以下五個,MPEG-1、MPEG-2、MPEG-4、MPEG-7及MPEG-21等。專門負責為CD建立視頻和音頻標準,而成員都是為視頻、音頻及系統領域的技術專家。及后,他們成功將聲音和影像的記錄脫離了傳統的模擬方式,建立了ISO/IEC11172壓縮編碼標準,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視聽傳播方面進入了數碼化時代。因此,大家現時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發布的視頻、音頻、數據的壓縮標準。
DCIF:我們常說的2CIF(704*288,也叫HalfD1),較CIF(352*288)在水平方向上提高了一倍的分辨率,在垂直方向上沒有***名信息嵌入到內容中以待日后檢驗內容是否被篡改,這里的內容是指錄像資料。絕大多數水印的應用也可以用其他技術來完成,然而真正的水印相對于其他技術有三種優勢: 1.無法感知性;2.當作品被顯示時,水印不會消失;3.水印與被嵌入水印的作品經歷相同的變換。
透明通道:是將IP數據報文解析后直接發送到串行口的一種技術。實際上起到了延伸串行設備控制距離的作用。可利用IP網絡控制多種串行設備,如控制解碼器、矩陣,報警主機、門禁、儀器儀表等串行設備,對用戶來說,只看到點對點傳輸,無須關心網絡傳輸過程,所以稱為串口透明通道。
文件碎片:一個文件被分散地記錄在不連續的簇號中,這些不連續簇里的文件內容被稱為文件碎片。當硬盤里的文件內容被反復刪除、寫入以后,容易產生文件碎片,它會增加硬盤的尋道延遲與旋轉延遲,從而影響硬盤的運行效率與使用壽命。若將文件進行預先定義,同時每個文件預先分配好連續的簇號,那么可完全避免文件碎片的產生。
循環記錄與非循環記錄:循環記錄指當程序檢測到硬盤錄像機中所有的硬盤空間錄滿時,無須更換硬盤,自動覆蓋原錄像資料的紀錄方式。非循環記錄指當硬盤錄像機中所有的硬盤空間錄滿時停止錄像的紀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必須更換硬盤,或對硬盤處理以后(錄像資料備份后再格式化)才可以繼續錄像。
移動偵測:通過分析視頻圖像,確定視頻場景是否有變化的一種技術。場景中實體的移動、光線的變化等因素均被視作場景已經發生變化。
幀類型:I(Intra code frame)幀是幀內編碼幀,P(Predicted frame)幀是根據I或鄰近P向前預測的編碼幀,B(Bi-direction frame)幀是用鄰近的I、P或P、P幀計算的插補幀。
幀率:(frame rate)是用于測量顯示幀數的量度。所謂的測量單位為每秒顯示幀數(frames per Second,簡稱:FPS)或“赫茲”(Hz)。此詞多用于影視制作和電子游戲。
碼率:及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數據速度越快。聲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將數字聲音由模擬格式轉化成數字格式的采樣率,采樣率越高,還原后的音質就越好。 視頻中的比特率(碼率)原理與聲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采樣率。